孕妈脏器会挪地儿
足月的新生儿平均身长只有50厘米左右,虽然看起来不大,但为了小小的他,母亲的皮肤、肌肉甚至五脏六腑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。
未受孕时,子宫只有柠檬大小,通常位于肚脐下方,但随着胎儿的生长,子宫会向上、向外伸展,最终长到西瓜大小,容量是非孕期的500~1000倍。
审核专家
子宫慢慢凸起
刚受孕时,各器官位置没变化,只有子宫有一处凸起。受精后六七天,胚胎就会“扎根”子宫内膜,着床部位的子宫壁会明显突出。
子宫用黏液制造保护盾
为了防止外部病原体入侵,子宫颈会用许多黏液,制造一个富含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的“保护盾”,堵住宫颈口直至分娩,颇有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架势。
膀胱和直肠开始受压迫
怀孕3个多月时,子宫会压迫位于其前方的膀胱和后方的直肠。
膀胱承受的压力变大、容量变小,孕妇就可能频繁地想要小便,并且总有尿不净的感觉。直肠受压,血液循环不良,排便功能随之减弱。
子宫持续扩张地盘
妊娠中期,胎儿开始快速生长,当骨盆空间不够“住”了,子宫便会向骨盆外的腹腔“借地盘”。
小肠被挤得“四散开来”
此时,膀胱和直肠的压力相对减少,症状有所缓解,但原本排列规整的小肠被子宫向上挤得“四散开来”,蠕动能力下降,胃则从原本的腹腔左上方“让位”到剑突附近,被挤扁甚至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。
腹腔器官互相挤压,容易导致胃胀、烧心、消化不良等问题。
此外,为了承受孕肚的扩张,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会增多,用以分解皮肤的弹力纤维蛋白,使皮肤更易被“拉伸”,最终呈现紫色或淡红色的凹纹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妊娠纹。
肺的活动空间变小
妊娠晚期,子宫已经将地盘向胸腔扩张,渐渐挤压横膈膜——负责在呼吸时扩张和收缩胸部的肌肉。被挤压的横膈膜少了“用武之地”,肺部的活动空间随之变小,孕妇呼吸变得困难。
心脏的工作负荷加大
怀孕期间,血容量会增加50%以上。奔腾的血液不仅使血管压力倍增,还需要心脏格外努力缩放,才能把血液送给全身和胎儿。
“工作量”已经如此大,心脏还要被挤压,向左、上、前方移位,并沿纵轴顺时针方向扭转,压力可想而知。
胎儿头部进入盆腔入口
临近分娩时,胎儿位置下移,其头部进入盆腔的入口,横膈膜得到些许“解放”,孕妇终于能够深呼吸,胃胀的症状也减轻了不少,但膀胱和直肠再次迎来了压迫,压力比之前更甚,尿频、排便困难等症状重新来袭。
各脏器在分娩后逐渐归位
分娩后,子宫会在6周内收缩,当它缩回盆腔正常位置时,其他器官也会慢慢归位。